返回

大明测字天师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百四十一章 肉身成圣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  震惊京城及整个大明的“严世藩儿子地府归来写诗揭发萧风欺君申冤报仇案”,在闹得沸沸扬扬之后,终于有了一个离奇的收场。

  谁也没想到,竟然是入世观的二当家,为了让大明万岁和大明天师翻脸而策划了此案,让人唏嘘不已。

  嘉靖迫不及待地召开了大朝会,向百官及整个大明宣布这件事的结果。这充分说明了嘉靖的精明智慧。

  不管这件案子本身如何,嘉靖把萧风从征讨日本的前线硬召回来,早已引起了一些人的暗自揣测。

  尤其是官场中人,一个比一个精,都在私下议论,萧风功高震主,万岁与萧风的蜜月期结束了。

  嘉靖当然不希望群臣这么认为,尤其是不希望萧风这么认为。有些事儿,尽管做,却不能认,例如……

  所以嘉靖急吼吼的召开大朝会,其实就是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。

  告诉官场及社会各界,我和萧风的关系依旧是十分友好的,牢不可破的。

  这种发布会的主要作用是统一官方口径,稳定民间情绪,是必须要走的流程,至于大家信或不信,倒在其次。

  这种新闻发布会,百官经历的多了,自然都知道该如何捧场。他们完美地表演了捧哏三部曲。

  从刚听到真相时的震惊与恍然,到对老道如此行为的痛恨与不齿,最后升华到对正义战胜邪恶的欣慰与赞美。

  “真想不到,竟然是如此这般的,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!幸亏万岁英明,陆大人冷静,各级官员办事得力……”

  “归根结底还是万岁英明占主流,万岁首先就没有被那些障眼法所欺骗,才能英明指挥大家破案!”

  “我平时就看那老道不顺眼,现在证明,下官这双眼睛还是有水的!”

  “所以说,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一个当过贼的人,本性可想而知!”

  “贼子野心,痴心妄想!万岁何其信任萧大人,岂是这等拙劣的离间之计可以破坏的?”

  “那是,要放在别人身上,这种事儿不管万岁信或不信,按规矩都是要全家先抓起来候审的。

  可你看万岁怎么样,除了把张无心和战飞云两个人带去协助调查,其他人一律没动!

  这说明万岁对萧大人何其信任也!自古以来君臣之间,能做到这样,当真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呀!”

  群臣卖力的捧着哏,嘉靖的心里却始终开心不起来,因为他最关注的,其实是萧风的态度。

  他开这个大型新闻发布会,就是要向全天下表明自己和萧风的关系完全没受这件案子的影响,因此萧风的表态至关重要。

  这就像求婚一样,主角不表态,旁边一群人起哄“在一起”有个什么屁用,彩礼能少一分钱吗?ŴŴŴ.BiQuGe.Biz

  比起那些无脑吹捧的官员,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自然更加深谙此理,都默然地看着萧风。

  尤其是张居正,已经急得好几次咳嗽,暗示萧风应该站出来喊“我愿意”了,否则万岁哪有台阶可下呢?

  萧风深吸一口气,上前一步,拱手为礼。卖力烘托气氛的官员们立刻闭嘴了,等着听萧风的表态。

  “师兄,这件案子能真相大白,又没有造成什么后果,全靠师兄的信任,法外施恩。

  否则正如各位大人所说,按大明律,此事一出,只怕我全家就要被抓起来了。”

  嘉靖满意地点头,师弟的表态虽然来得晚了一点,朕的膝盖有点跪麻了,但毕竟结果是好的。

  “师弟言重了,你我虽为君臣,但也是仙门师兄弟。臣子或许会欺君,但我相信你是不会欺骗师兄的。”

  这话说得百官心里都酸溜溜的,这就是当气氛组最容易受到的常见伤害。

  比如新郎总是会对新娘说: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。完全不顾及旁边大批的女嘉宾作为女人的感受。

  萧风点头道:“既然案子已经结束,我有两个请求,还请师兄允准。”

  嘉靖连连点头:“你这段时间,东征西讨,劳苦功高,朕正让内阁及六部为你议功请赏呢。有什么要求,你尽管说就是了!”

  张居正犹自未觉,但老辣的徐阶和高拱同时看向嘉靖,心里暗自惊佩:万岁就是万岁,太冷静了。

  在这种主动求和好的大氛围下,一般人都会把持不住,连房产证都交出去表达忠心,但嘉靖虽然表现得情深义重,其实心里十分清醒。

  他强调萧风劳苦功高,就是在暗示萧风,你的功劳已经太高了,所以就别提回去带队打日本的事儿了。

  日本可以交给别人打,你现有的功劳,就已经让朕很为难了,所以要见好就收,顺坡下驴。

  按说以萧风的智商,他是绝不会听不懂嘉靖的暗示的,这一点徐阶和高拱都相信,他们从未低估过萧风的心机。

  然而接下来萧风的表现让他们惊掉了下巴。萧风就像是个初入朝堂的雏一样,好像完全没听懂嘉靖的弦外之音。

  “师兄,日本乃大明之心腹大患。如今日本海陆主力都已在大明沿海被歼灭,正是最衰弱之时。

  大明国运之战尚未结束,这一战至关重要。我愿意再赴沿海,领兵出征,为大明开疆拓土,灭此朝食!”

  嘉靖也愣住了,师弟,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?

  我问你愿不愿意
第六百四十一章 肉身成圣(1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