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赴李家
的乡民立了两份契约。
两份契约。一份是买卖田地契约,这是一份真正的但不需要履行的契约,避开了投献;
另一份则是佃田契约,大体内容是这样的:
立佃约人刘二牛,今佃到朱平安名下某处若干田耕种。议定每年交租几何,如遇水患干旱则减租几何,秋收后按时纳租,永远耕佃,不限年月。悉后无凭,给此布田文约为照。
乡民得到第二份佃田契约,非常高兴。有了这份文约,名义上投献土地,实际上还由自己耕种,而且朱平安为了宽慰乡民特意在契约上增加了“永远耕佃。不限年月”的约定,这就相当于这份地其实跟是乡民的没什么区别。
“一般地租是多少?”
朱平安写契约的时候问了一句。
“拾一”
“二八”
乡民们回答不一,回答完后面面相觑。拾一是说收租是十分之一,二八是收租十分之二。通常来说,大明以国家名义堂堂正正征收的农业赋税低于拾一,不过成为佃户的无地农民在此之外向地主缴纳钱粮作为地租,通常比国家正当农业税略高,无良地主则可能拉高到三七甚至五五。乡民回答不一,应该是因地主而异。
听完村民的回答,朱平安在写佃约的时候。将地租定在了5厘,是村民回答的最低租地的一半。
这样低的地租,让拿到佃约的村民几乎喜极而泣,对朱平安一再的感谢。
村民的拜谢让平白无故得到近百亩良田的朱平安。不免有些脸红,话说自己平白无故得了近百亩良田还收租,结果对方却对自己感谢不已,感觉就像范伟当年的那句经典谢谢似的。M.biQuge.biZ
中午吃过饭后,为了躲避送礼及投献的人,朱平安就斜挎了书包前往上河村离家暂避片刻。
临走时。母亲陈氏说,若是有人来就说自己复习准备会试。
“朱老爷来了啊,恭喜朱老爷高中,快请进,外面冷快烤烤手。”
李大财主家的门房李大叔比以往更热情,直接拎着小铁炉子开的门,